鍥而不捨/葉儒欽傳道

(太15:21-28)

前言:
在教會中,看見有許多家長因著孩子課業、交友、對父母親的態度等問題,感到無能為力。問題沒有改變,關係越來越糟;親子間的衝突、對立,讓作父母的感到失望與無奈。
雖然我們的孩子沒有像這位迦南婦人的女兒被鬼附,但有時在叛逆期的子女跟被鬼附也沒什麼兩樣,簡直有過之而無不及。常常聽許多在叛逆期的父母親開玩笑的說:「早知道他會這樣,一出生的時候就該一手把他給掐死算了!」

在此先謝謝父母親的養育辛勞,對我們子女無怨無悔的付出,並且包容我們個性,以及承受外人感受不到子女們最真實的情緒。今天的證道將獻給我們作父母的,尤其是媽媽們。

一、 愛心→動力
首先第一個我們要來看,這位迦南婦人之所以能鍥而不捨的求,是出於母性對子女的愛,這份愛成為她求的動力!

這位婦人因愛她女兒,跟在耶穌和門徒後面,不斷呼求耶穌醫治她女兒,呼求到一個地步,門徒似乎有點招架不住,門徒們跟耶穌說:「這婦人在我們後頭喊叫,請打發她走吧(V23)!」門徒可能意思是,耶穌你就達成她的心願,好讓她離開。而「喊叫」這個字是動詞,有大聲呼喊、嘶喊的意思;所以這位婦人在耶穌的後頭,不斷大聲、竭力嘶喊哀求著:「主阿,大衛的子孫,可憐我!我女兒被鬼附的甚苦(V22)。」若我們去想像感受這位婦人的呼喊,可以感受到,雖然被鬼附的是女兒,但作母親的卻心如刀割。

在太15:25節的經文裡,這位婦人來「拜」耶穌;平行經文的可7:25,這位迦南婦人的拜,是俯伏在耶穌腳前的拜。這位婦人為了心愛的女兒,放下自己的身段、面子,用一個最低、最卑微的姿態跟耶穌求,只為了她女兒能趕快好起來,因為她實在不忍心,看她女兒受鬼附折磨。

過去我面對一位媽媽,她兒子常常闖禍使她生氣,怎麼講也講不聽,常將她的話當耳邊風。有一次這個兒子又闖禍了,這位媽媽氣炸了,想放棄她的兒子算了,當下我聽了也很無奈,只能鼓勵她說:「現在是他最需要妳的時候,不要放棄他,要用愛將他挽回!」過了幾天,這位媽媽說,由於那天有去幫他兒子,在他需要幫助時候感受到父母親的愛。這位兒子對她的叛逆降低了許多,也比較能聽她的話,甚至這位兒子還跟他的兄弟姊妹講,要聽媽媽的話,不要惹媽媽生氣。

當下聽了很感動,因為原本我也和這位媽媽一樣,不抱持太大希望,但神就動工了。其實父母親對子女的愛,是神給子女最幸福、奇妙的禮物。

二、 恆心→耐力
「恆心」也是這位迦南婦人鍥而不捨的因素之一。
這位迦南婦人一路尾隨耶穌呼求時,我們稀奇的發現,耶穌居然「一言不答」。縱使後來耶穌開口回應她,對她的回答似乎也都是推辭她,直到她不放棄的懇求,她的信心被主稱許女兒才得醫治。

一般而言,我們可能會放棄了,因為當我們有求於人,但別人卻不回應時,心裡可能已經先受挫不少,再加上話語的推辭,甚至有似乎有羞辱的意味時,都叫人不想氣餒放棄也難。可是這位婦人之所以成功在於她的恆心與耐心。

奧古斯丁是教會公認最偉大的神學家之一,他的教會觀、聖禮觀、三一論、贖罪論、人論、救恩論等,都對整個基督教信仰,奠定重要的根基,連改教時期的馬丁路德和加爾文都受到他影響。這樣一個優秀的神學家,其實在他年輕時候卻是一個放蕩不羈、生活糜爛的叛逆浪子。

他青年時放蕩不拘,雖然天資聰穎,也接受良好教育,卻過著沈迷酒色的生活,與女人同居,在外花天酒地。他媽媽莫妮卡常以淚洗面為他禁食禱告,希望他可以悔改,不再過放縱情慾的生活。

這樣的荒唐生活有十四年之久,直到有一天,奧古斯丁在花園裡散步時,突然聽到隔壁有一群孩子在唱歌,歌詞說:「拿起來讀吧﹗」正好他手上有一本書,一翻開,視線落在聖經裡的一句話﹕「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不可爭競嫉妒。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羅13:13-14)」當下他恍然大悟,為自己的荒謬行為悲痛哭泣。

奧古斯丁能有這樣的轉變,在於他媽媽為他持續不放棄迫切的守望禱告。這就是媽媽的愛,為了子女,父母永遠都是孩子們的守護者。

對於父母親常為自己子女禱告,總會希望有戲劇性的改變或翻轉,可是禱告下來卻沒有改變,總覺得神似乎沒有聽禱告,神好像23節一樣「一言不答」。我也知道有許多人為自己的子女感到灰心失望,在此請父母親不要放棄我們,因為若連你們都放棄了,那麼在這世上可能沒有人會為我們守候,作我們守護天使了。對於正在處於孩子叛逆期的父母們,相信你們為孩子守候禱告將會是值得的。

三、 信心→全力
第三,這個迦南婦人能鍥而不捨的求,更是在於她對神的「信心」。也因著相信神能,她更是盡全力的祈求。

針對耶穌與這位婦人的談話,從現在的文化和背景看,確實會有隔閡與誤解。但可以確認的是,耶穌對這位外邦婦人沒有瞧不起或種族歧視的意思,但是耶穌卻套用猶太人的話,用當時猶太人認為神的拯救是先臨到以色列家的說法,對這位婦人說:「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又說:「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

當時猶太人因為鄙視外邦人,所以將外邦人比喻為狗,他們自詡為神家的兒女。所以耶穌套用猶太人意思,說:「在神家中,神的救贖是給猶太人,給外邦人是不恰當的。」耶穌沒有歧視意思,但卻用了猶太人說法考驗這位婦人。

這婦人一方面同意耶穌說法,認為救恩是先臨到以色列沒錯;但另一面也表達,即便如此,縱使在神的家中身為較次要的寵物,也有享受剩餘恩典的權利。在她對神的認知裡,她知道不用多求,哪怕是耶穌「碎渣兒」的恩典都能解決她的問題,所以耶穌才會稱許她的信心是大的。她向主表達的是,在祢恩典的洪流中,我要來支取祢的恩典,哪怕是一丁點,祢的恩典都夠我用。

這位婦人因為堅定的相信「主能」,所以她的女兒被醫治。有位媽媽就是因為相信神能,使得她的孩子從同性戀的大毒梟,成為一名傳道人。她們全家是住在美國的華人,她兒子袁幼軒在九歲時在朋友家看了色情刊物,因此自認為「天生」同性戀者,當他選擇「出櫃」,向父母親講自己是「同性戀」時,徹底將她打倒!因為原本婚姻已經觸礁的她,孩子是她在破碎婚姻中唯一希望和寄託。

絕望中,她決定見兒子最後一面,然後結束自己生命,就在出發的路上,神用一本關於「同性戀」小冊子,使她認識了神。後來原本已經要離婚的婚姻,也因先生開始到教會聚會,而有所改變。

但她兒子反而更縱慾濫藥,在畢業前數月被牙醫學院開除。之後更變本加厲,成為美國聲名狼藉的大毒梟,掌握美國東部十一個州的毒品批發,最後被捕入獄,最後這位浪子從獄中致電回家求助。這位媽媽深信這是神對她禁食禱告七年的回應,他兒子最後因在獄中表現良好獲得假釋,並且出來後就讀神學院,成為一名傳道人,在各地為主作見證。

這就是媽媽的愛,為了子女,甘願無怨無悔付出一切。而對於子女在叛逆期的父母們,神能改變奧古斯丁、袁幼軒,相信神也必能改變您的孩子。

結語:
最後想懇請各位父母親,請繼續愛我們作子女的,因為雖然我們外表常常是一副不在意或冷漠的樣子,但其實在我們內心裡是需要你們的愛。請你們存恆心為我們守望,作我們的守護天使,因為你們是我們的倚靠。請你們繼續用信心為我們代求,因為我們能成功順利是因你們的禱告。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3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