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紀下

 

簡介

列王紀下緊接列王紀上,繼續論述猶大和以色列兩國之事,直到被擄亡國(以色列於主前721年被擄至亞述,猶大亡於主前586年,被擄至巴比倫)。


歷史背景

  以色列自分裂為南北國後,常彼此仇恨,敵對及自相殘殺;至南國約沙法與北國亞哈時代,結成「兒女親家」(亞哈王把女兒亞他利雅給南國約沙法王之子約蘭為妻),此後,約歷七十餘年相安無事。到南國亞瑪謝時,他野心勃勃,意圖覆滅北國,但卻被北國約阿施王打敗,二國復燃戰火,直至北國亡於亞述而止。

  北國亡後,南國為剩餘之王國,因有數王極其敬畏神,故國祚較為長久,但自約西亞王以後,一連五個王均為惡中之惡,最終,神藉巴比倫之手懲滅他們。


主旨

  本書詳細地、交互平行地記載猶大國和以色列國的歷史,從其中的成敗得失和存亡之中,顯明了神的旨意與作為,使我們得著啟發和教訓,特別看到人的敗壞和過犯。雖有人為的政權,但也有屬天的神權在掌管;地上的寶座會搖動,但天上的寶座卻屹立不搖,存到永恆。

  雖有王在統治國家,但神也藉著先知傳達神的旨意,向百姓說話。當神看見自己的百姓背叛祂、遠離祂,事奉外邦偶像時,祂先打發神人來警告他們,若是他們不聽,神就向他們發義怒,將他們交給仇敵,甚至亡國、被擄,我們應當在以色列的歷史教訓中,得著警戒。(以色列人暗中行不正的事,違背耶和華他們的神...又使他們的兒女經火〈用火燒獻為祭〉,用占卜,行法術賣了自己,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惹動祂的怒氣。所以耶和華向以色列人大大發怒,從自己面前趕出他們...)


大綱

一、先知的工作(一~八章)

  1、以利亞升天(一~二章)

  2、以利沙繼任(三~八章)

二、北國的存亡(九~十七章)

  1、相繼為惡(九~十六章)

  2、被神棄絕(十七章)

三、南國的興衰(十八~廿五章)

  1、暫時復興(十八~廿章)

  2、終至敗亡(廿一~廿五章)


重要信息

一、                      列王紀上下比較

列 王 紀 上

列 王 紀 下

1. 論王國之分裂

1. 論王國之衰亡

2. 以大衛王為始

2. 以巴比倫王為末

3. 以所羅門之榮為起

3. 以約雅斤之辱為末

4. 以順服神蒙福為啟

4. 以悖逆神遭詛為末

5. 以聖殿建造為始

5. 以聖殿被焚為終

6. 論離棄神的過程

6. 論離棄神的結果

7. 諸王之起落

7. 諸王之失敗

8. 以利亞為主

8. 以利沙為主

9. 神的忍耐

9. 神的懲罰

 

二、                    南北兩國國王登基對照表

南國猶大

北國以色列

王的名字

作王年數

聖經評語

王的名字

作王年數

聖經評語

羅波安

亞比央(雅)

亞撒

 

 

 

約沙法

 

 

約蘭

亞哈謝

亞他利雅

約阿施

亞瑪謝

亞撒利雅

(烏西雅)

 

 

約坦

亞哈斯

希西家

瑪拿西

亞們

約西亞

約哈斯

約雅敬

約雅斤

西底家

17

3

41

 

 

 

25

 

 

8

1

6

40

29

52

 

 

 

16

16

29

55

2

31

三月

11

三月

11

 

 

 

 

 

 

 

 

耶羅波安

拿答

巴沙

以拉

心利

暗利

亞哈

亞哈謝

約蘭

耶戶

 

 

約哈斯

約阿斯

耶羅波安第二

撒迦利雅

沙龍

米拿現

比加轄

比加

何細亞

 

 

 

 

 

 

22

2

24

2

一週

12

22

2

12

28

 

 

17

16

41

半年

一月

10

2

20

9

 

 

 

 

 

 

 

 

 

 

 

 

 

 

 

 


三、               以利亞以利沙生平事蹟比較表

先知

以利亞

以利沙

事奉年代

B.C 878~850

B.C 850~800

家鄉

提斯比(王上17:1)

亞伯米何拉(王上19:16)

名字意義

耶和華是主

耶和華是救主


所說預言

1.三年不降雨降露(王上17:1)

2.神要審判亞哈謀殺拿伯的罪(王上21:17~24)

3.亞哈謝之死(王下1:4,16)

1.三王聯合擊敗摩押(王下3:16~19)

2.預知亞蘭軍情(王下6:8~23)

3.約蘭的軍長被踏死(王下:1,2,17,20)

4.七年饑荒(王下8:1~3)

5.亞蘭王便哈達之死(王下8:7~15)







所行神蹟

1.烏鴉供養(王上17:26)

2.一把麵、一點油

(王上17:12~16)

3.撒勒法寡婦之子復活

         (王上17;17~24)

4.祭壇和祭物被火燒乾

         (王上18:16~46)

5.何烈山的烈風、地震和火

          (王上19:11~12)

6.亞哈謝的士兵被天火燒死

          (王下1:9~14)

7.分開約旦河水(王下2:8)

8.乘旋風火車火馬昇天

(王下2:11)

1.分開約旦河水(王下2:14)

2.治好惡水(王下2:19~22)

3.42少年人死於熊爪(王下2:23~25)

4.使谷中充滿水(王下3:16~20)

5.油供應無缺(王下4:1~7)

6.書念婦人懷孕(王下4︰16-17)

7.書念婦人之子復活(王下4:8~37)

8.食物解毒(王下4:38~41)

9.以20餅飽百人(王下4:42~44)

10.治癒乃縵大痲瘋(王下5:1~19)

11.基哈西長大痲瘋(王下5:20~27)

12.斧頭從水裏浮出起(王下6:5~7)

13.開少年眼目看見滿山的火車火馬

                   (王下6:17)

14.亞蘭士兵眼睛失明(王下6:18)

15.亞蘭士兵眼睛復明(王下6:20)

16.死人碰到以利沙骸骨便復活                        (王下13:21)

  以利沙蒙雙倍之靈,他日後的工作(按聖經記錄計算)也剛好是以利亞的雙倍(以利亞行八個神蹟,以利沙則行十六個)。

四、二23~24以利沙在伯特利途中咒詛童子事件。當時伯特利是拜偶像的中心,耶羅波安所鑄的金牛犢其中之一,就是在那裡;亞哈年間,巴力的座位也在那裡。或許當他們聽見耶和華的先知以利沙要來,就打發這些拜偶像的「青年」們出來阻撓、譏笑他;神不容讓這事,使母熊去撕裂他們四十二人。「童子」是一個誤譯,應是「少年人或青年人」(新譯本是年輕人),年紀可能從12歲到30歲。「禿頭」是舊約一個蔑視的字眼(參賽三17.24),是一個羞辱的稱呼。他們所攻擊的其實是神,不是祂的先知。以利沙並未用污衊的字眼咒詛這一群青少年,他是引用伯特利居民熟知的神的律例「你們行事若與我反對,不肯聽從我...我也要打發野地的走獸到你們中間,搶吃你們的兒女...」利未記廿六21~22。

五、六15~17許多時候,我們也會像神人的僕人一樣發出嘆息「哀哉,我的主啊,我們怎樣行才好呢?」願神開啟我們的眼睛,使我們看見周圍的火車火馬,也看見「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
六、約沙法是個好王,可是他一生中有個最大的敗筆,影響甚鉅,就是「與惡人聯手」,他不但和亞哈王聯手爭戰,也使自己的兒子娶亞哈的女兒亞他利雅為妻,以致他的兒子約蘭和他的孫子亞哈謝都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與亞哈家一樣」。

  甚至亞他利雅竟然起來剿滅王室,自立為王,造成國家一段時間的黑暗。所以求神保守我們,在生活、婚姻上的純淨和聖潔;「與惡聯合」是會付出極大的代價。


附錄

  在原有的希伯來文聖經中,撒母耳記、列王紀和歷代志,都不分上下卷。當七十士譯本將舊約原文譯成希臘文時,才把這三卷書各分成上下卷,是因為希臘文所佔的篇幅比希伯來文多出1/3,而當時羊皮卷的長度有限,為方便處理,所以分成上下卷。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7562